上半年上海关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6.14%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随着政策供给端的持续优化、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2023年上半年,上海关区加工贸易(不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值1917.42亿元,同比增加6.1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推动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发展
从以往的“三来一补”以合同订单为单元,进阶到以企业为单元,再发展到如今的以企业集团为单元,上海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不断升级。
据了解,造船行业是享受集团保税的代表行业之一,不仅包括上海的江南长兴、沪东中华等龙头企业,也把长三角在内的众多船厂一并纳入,形成产业集群。上半年,中船集团旗下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5.354亿元,同比增加85.96%,今年的订单达到了77艘,货值逾700亿元。加工贸易更是覆盖了高技术船舶制造三颗明珠中的大型邮轮和LNG船两项业务。
今年6月,我国首制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外高桥船厂出坞。“海关创新的加工贸易监管方式满足了邮轮的个性化需求。”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芳经理说,“‘主料工作法’聚焦船用发动机、制氮装置、脱硫塔等重点设备,‘单耗自核’模式则允许我们根据项目实际自主核定单耗,确保建设进度。”
据悉,项目启动以来,上海海关共监管该邮轮项目1790批次,货值3.41亿美元。
助力各类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上海海关不仅聚焦产业发展中的大企业、领头羊,也关注众多中小微企业、关注“满天星”。同时,如果把加工贸易比作双循环发展下的“蓄水池”,海关不仅要做好两头在外的监管服务,内销也需要重点关注。
巴斯夫大中华区高级关务经理孙智威介绍:“现在海关简化了加工贸易内销申报手续,并将集中纳税办理时限从月放宽到季,根据企业数据量大的特点定制监管方式。原本这只是疫情期间的临时举措,但我们企业都觉得带来更多的方便,于是海关便固化成为一项长效举措,今年上半年公司内销征税同比增加49.6%。”
从大到小,从外到里,坚持从问题导向出发解决企业的难点堵点,从制度的便利、稳定解决订单的变化、不稳定,这正是海关不断贴近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优化政策所遵循的方向。
坚持“成效检验”服务大局
面对国外需求不足、订单减少的情况,上海地区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量在今年上半年仍旧保持了6.4%的增长,且其转型升级非常显著。据统计,上海加工贸易产品结构中产业链相对较长、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领域始终占据主体,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加工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不断下滑。
加工贸易在承载国外先进技术、助推关键产业国产化率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以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为例,2019年刚投产时,其贸易形式大多是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占比超过50%,而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零部件以外,其他均实现国产化生产,料件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成品汽车出口也从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为主,为我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作出贡献。
“诸如国产邮轮、大飞机、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产业,都是下一步上海地区加工贸易提档升级关注的重点所在。”上海海关稽查处处长魏炜说。
来源:浦东发布
标签: